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XpGvws153QHvUjLuMp2TA
白岩松谈信仰
“在大国励志中重建信仰!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一定不幸福。”
在谈到人为什么要寻找信仰呢?白岩松引用了杨肃明老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要解决三个顺序,这三个顺序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
白岩松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三十而立,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工作等等。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你可能为人父、为人子、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对手等等。当人到40岁以后你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人生是一条单行线,终点是不可逆转的,你已经隐约地看到终点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你思考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究竟做的是不是有意义,财富积累的太多,如果无从消化的话,我积累的意义又在哪里。出现的困惑太多,人必须要解决自己与内心之间的挑战……”
白岩松承认:“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因为对死亡恐惧,再往后就不那么简单了,你要信一些事情,我觉得才会慢慢平静,才会靠近幸福,不信的话挺可怕的。”圣经中所罗门也说过:“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2] 只有那些智慧之人才会对迟早来临的死亡有洞察和准备。
对于现在谈“信仰”这个词是不是为时过早了一点,白岩松并不这么认为:
“中国人真挺累的,你说信仰早吗?我说已经太晚了。”此外,他认为谈论信仰,并不是要放弃现实,而是“你必须要知道自己现在往前走是奔向哪儿去”。这使我联想到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的一本书,名叫《人啊,你往何处去?》,芸芸众生,营营役役,难道只能是为利而往、为名而去么?
在谈及信仰之伦理价值,白岩松认为,今天社会道德风气的退步:“根源在于,第一我们没有信仰,第二却具备强大的欲望。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底线之所以能够被不断地突破,就是因为人无所畏惧。
而恰恰与此同时,我们这个社会又出现了欲望的巨大挑战:钱、权、利等各种因素混杂在一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二者结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他十分主张:“应该是把中国人被摧毁掉的信仰链条重新接上,如果一个人活着没有任何畏惧,他会让整个社会感到不安。”
是的,中国改革头二十多年,要解决人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温饱、小康、翻两番,全是物质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我们物质达到了一定程度,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就是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吗?
白岩松最后讲的一个故事意味深长,他说:“在墨西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一起赶路,突然有一个墨西哥人停了下来,旁边人问他为什么停下来,他说,我走得太快了,把灵魂扔在后面了,所以要等一等……”我想,这个故事中的一群人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身体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穿梭,但他的灵魂是否也被扔在后面了呢?
耶稣说:”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3]
央视:耶稣改变了人类历史:
♪
牛顿说
“《圣经》是神赐给人类的一本文字秘码,是最崇高的哲学,我从圣经中找到了真理的事实。
信
爱因斯坦说;”像我这样一个科学家,怎能不相信神呢?“
爱迪生说:“假如我否认神的存在,我就等于亵渎我的知识。”
培根说:“如果否认神,便是摧毁了人类的尊严。”
富兰克林说:“若使用基督理念治理国家,世界面目便会焕然一新。”
歌德说:“我一切深刻的思想,乃是从我对《圣经》的信仰而来。”
拿破仑说:“《圣经》乃是活话,且有一种大能;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艾森豪威尔说:“《圣经》乃是我的信仰和基准,生活的典范,为人的指南针,且是教育的课本,立国的根本。”
高斯说:“微小的学识使人远离神,广博的知识使人接近神。“
孙中山说:”我受神之命,来与恶魔征战;革命之成功,完全依赖神的恩助,我死了,也要叫人知道我是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