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李弟兄的家世背景与信仰经过

家世背景与信仰经过

(一)地灵人杰、教会熏陶

  1905(清光绪31)年是影响世界历史的年代,当时发生许多震惊世界的史事。例如: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于是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革命同盟会,以团结所有爱国志士,进行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新中国之革命大业。旋创刊《民报》扩大宣传,其发刊词中,揭橥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6年后辛亥革命,成功的推翻统治中国268年的少数族群政权,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新兴亚洲岛国日本打败庞大的沙皇专制帝俄,从此日本更大胆地向外扩张侵略,造成中日长期抗战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战败的俄国,其数一数二的大城圣彼得堡基洛夫工厂(Kirovskiy Zavod)的工人发动罢工,揭开俄国革命的第一页,导致1917(民国6)年发生的俄国大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2月建立民主共和国,10月却在无声革命下为列宁领导的共产党所所夺取……

  然而默默进行,影响更为久远的另外两件事,却常为人所轻忽:其一为瑞士专利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技术员艾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这一年,一连串发表了4篇论文,其中有一篇就是震惊现代知识界的“相对论”。其二同样不起眼的事:山东西北部渤海海边乡下,诞生了一位影响深远的传道者,他就是李常受。在艰苦时代为实现耶稣基督的神圣理念,释放神圣启示,而攀登到主恢复开展的高峰鞠躬尽瘁。他的影响力目前清楚可见的是,他所建立的召会已成为基督教在台湾信徒人数第二大的团体,其影响力早已由台湾扩展向中国、亚洲及全世界发散光芒。缓和而渐进的发展,显得更是潜力无穷。基于史料越早搜集将越齐全,目前亲近过他,并参与艰苦岁月中促进萌芽滋长的信徒尚多健在,若能众志成城,每人将所见所闻所感作较完整的口述,留存记录,将来这个对人类社会必有重大贡献的团体,才不致随时间而使史迹淹没消逝。

  自古中国人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叫蓬莱,战国时代燕昭王曾派人入海,求蓬莱仙山。《后汉书》〈文苑传〉载:“举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莱”,可见其地灵人杰。唐太宗贞观年中(公元7世纪),即在山东半岛最北角,相传汉武帝(公元2世纪)在此远望海中“蓬莱山”处筑城,赐名为蓬莱镇。唐中宗神龙年间(8世纪初),升格为县。就在蓬莱县东乡仙人脚李家村,1905年9月3日(清光绪31年农历8月5日)诞生了李常受。李家世代务农,父亲李国重,为求生计,远赴东北吉林省的长春13(后满洲国即定都于此)开垦,每两年左右回乡省亲一次,不幸在1923(民国12)年病故他乡,那年李常受18岁。由于外曾祖父是位很虔诚的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信徒,在蓬莱县城里经商,家境富有。照着当地的风俗,李母自幼住在外祖父家里,领过洗礼,也是浸信会的教友,还在浸信会的学校里读过书。那个时代(清末)中国还没有公立的教育系统,女子求学是非常鲜有的事;她是极少数女子学生中的佼佼者,后来才嫁到李家作媳妇。

  李常受曾回忆说,他母亲虽然在浸信会领过洗礼,但并没有清楚得救。他曾经说到母亲得救的事:“我慢慢的长大了,尤其到我得救以后,我才领会妈妈还没有清楚得救。但是她为基督教非常热心,每个礼拜天一定把我们带到教堂去作礼拜,她把我们打理得体体面面的出门。若是我们听话好好去作礼拜,中午一定给我们吃一顿好的。”接着又说:“虽然,晚上她常讲圣经故事给我们听,告诉我们要仰望神,依赖神;写信的时候也教我们写,愿你在主里平安,愿神与你同在等等。直等到我自己得救了,开始对主、对圣经有追求,七年之后,她才正正式式的接受主,清清楚楚的得救。她重新受过浸,成了一个得救的新人。”他的结论仍指出:“我的母亲是我们全家蒙恩的源头。”

(二)半工半读,钻研英文

  李常受在同胞5男2女中,排行第6,他和年幼的幺弟长恩,最受母亲疼爱。1913(民国2)年底,母亲就带着他和幺弟,以及二姐守真,投奔蓬莱县城的姨奶奶家中。母亲虽比姨奶奶小一辈,但自小住在外祖父家,一同生活、就学,情如同胞姐妹,姨爷爷是南浸信会的牧师。第二(1914)年,母亲再带着他和幺弟到烟台,兄弟两人同时进入南浸信会的小学读书。

  当时教会学校的程度相当高,因为只有相当水平的家庭,才会将孩子送到新式学校受教育,因此当时小学程度不比现在中学生差。尤其教会小学都先修英文课,使李常受较一般同时的学生早点接触到外文。他因家计艰难,小学仅仅读了3年半,就被迫辍学。然而这3年半的学习过程中,已为他的中文奠定相当的基础。辍学后(1918年),就到制造发网的工厂作小工,每个月只赚3块大洋,当时他还不到14岁。那个年代,一般人的生活费,每个月只需一块大洋。所以,3块大洋足堪3口之家1个月的大小花费。由于母亲读过书,思想颇为先进,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送儿子到工厂作小工,但仍要求他进入夜校专学英文。如此白天作工,晚上在夜校读英文,半工半读的过了几年。

  他聪敏过人,是个肯学肯干的小学徒,相当受老板的赏识,不久便提升作工头。那年他才17岁,管理的工人竟有200位之多。不到1年,由二姐守真介绍进洋行学作伙计,两年之间升为副管理。到20岁辞职,专心在美国长老会办的益文商业专科学校,专学英文,该校就是今天烟台第二中学的前身。年轻的他为人谦和,和工厂里所有的同事都处得很融洽。然而因四周环境的氛围是轻松、颓废的,他也就跟着同事学打麻将,看京戏,并且渐渐乐在其中。正当他18岁血气方刚时,突然在未经人规劝,也没有受任何告诫的情况下,猛然自省悔改。醒悟到自己家贫清寒,若不努力读书,前途堪虑。从此苦攻英文,无论字汇、文法,没有一样不是扎扎实实的下尽功夫。

  20岁那年,他离职进入美国长老会所设立的益文商专,攻读英文。这全凭二姐向母亲的提议。二姐生性正直,她的信仰坚定,爱主不落人后,热心传扬福音,颇受弟兄们的敬重。在烟台当地的牧师、传道都认识她,并且很欣赏她,他们共同出资支持她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神学,待她毕业后赚钱再归还。果真,她毕业后便到各处基督教学校教书,春风化雨于安徽、河南。有一年夏天,她回家来,看见四弟常受的英文程度不错,且深具自修能力,就对母亲大力推荐,要四弟去益文商业专科学校,专攻英文。母亲认真和二姐商量后,决意把老家仅留原不肯出卖的一户房子,售给了堂哥。结果靠着这笔钱,使他和幺弟,顺利的专科毕业。母亲的这个决定,在当时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也遭来族人的异议。

  没有小学毕业文凭,也没进过初中、高中的大门。李常受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入益文商专,自有其与众不同的故事。原来他的二姐,早就把他交托给一位余牧师。这位余牧师在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服事,因着受人之托,也就忠诚相待,时常去探访李。在得知李要入美国益文商专就读后,就带着李去见学校的校长。这位校长是个美国人,50来岁,取个中文姓为毕,素来对中国牧师很敬重。在初次见面时,校长开口便问:“你读过什么学校?”他诚实回答说:“我没有读过正式的学校,读的是夜校。”校长又问:“你打算读我们学校哪一级呢?”原来这个专科是两年制,共分四级。等于今天两年制专科,或等于大学的二年级。他回答说:“我要进第二级。”毕校长抬头看了他一眼说:“英国人办的威海卫英文学校的毕业生,到我们学校,我们也只让读第—级,你现在要读第二级?”他一听着急的说:“毕校长,好不好你现在考考我,试试看行不行。”(在李常受的自述中,他提及这一段时,说到当时必是有神与他同在,必是神在带领他。)毕校长笑道:“中国人很少像你这样。好,我们就当场考考看。”当下校长就出了题,又是字汇,又是文法,还加上作文。没多时,校长看了看答案卷说:“你就读第二级吧!”

  1926年底,李常受从益文商专毕业,他曾经很得意的告诉他身边的人,他的毕业论文写的是与帝国主义有关的题目。这在当时跌破了许多人的眼镜;然而这也可见在年轻时,他已初具世界观。

  1927年,他进入烟台海关工作,后又转到洋行任职。洋行里,多半是欧美人士,总经理是挪威人。同事中有美国人、德国人,尤以德国人为多,因为当时山东半岛是德国势力范围。在洋行里,他有不错的待遇,收入也丰裕。他就在这个时候结婚,妻子是个基督徒,名叫荀荣向。以后荀荣向因病过世,留下8个儿女,他再娶黎宝艺为妻,得其照顾与辅助直至终老。他一生能全力奉献给主,衷心感激这两位贤内助。

(三)清楚得救,蒙召事奉

  李常受的蒙恩得救,要从两面来看。第一,他的母亲是第三代的基督徒,虽然对圣经不熟悉,对得救也没有确切的体验;但是她的热心与虔诚,深具教化作用。她对子女的管教,和信仰上的引导是非常的实际。在他信仰的路上,母亲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第二,他对二姐的敬重,以及他二姐对他的影响和照顾,具体的把他带进了耶稣基督的救恩之门。

  二姐把她最疼又心爱的四弟托给余牧师后,这位牧师以诚心相待,每周必定按时造访。最有意思的是,每次造访时并未多言,只是见个面,问候一声,说:“李,你一切都好吗?那我下周再来。”便转身离去。这使他觉得有点啼笑皆非,既不好说:“请常来;”更不好说:“请不必再来。”有一年,眼见就要到年底,余牧师依例出现在李家大门口。只是,这次他的话多了两句:“李,又到年底了,我知道你们商场上的人,过年都很忙,所以我暂时不来了,等到明年一月份再来。”结果,奇妙的事发生了。阴历年前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到了年初二,依风俗是大吃大玩的日子,赌钱,喝酒,听歌等,不一而足。但他那天起了个大早,洗好脸,穿上新的袍子和马褂。母亲看了看他,顺口问道:“你今天上哪?”他一时答不上来,脱口而出:“我到余牧师那儿作礼拜去!”这句话把母亲乐坏了,也把他自己吓了一跳。就这样,他走进了余牧师的礼拜堂,作了第一次自动自发的礼拜。

  在礼拜堂里,他四下观看,觉得这所礼拜堂排场不错,前来的人看起来也都正派。自己当下定了意,每个礼拜天上午就到这里作礼拜,听得懂听不懂不打紧,道讲得好不好也不重要。反正,就是礼拜天早上作个礼拜,下午还是去踢踢足球,作运动。这样一连作了3个月的礼拜,然后就准备要领洗了。领洗前的礼拜六照例要接受考试,主考的牧师与长老都坐在那儿。由余牧师作介绍说:“这是李常受,他姐姐就是李志正(即李守真,后来改名),我们大家都熟识的。她和她母亲都非常爱主……”他没有祷告,也没有读经,就这样在第二天早上领了点水礼,这就算是入了基督教。

  大约1个月后,有位远近驰名的旅行传道人,汪佩真小姐,在各地颇受欢迎,要来烟台,并且李听说她只有25岁。李那年也不过虚岁21岁,他兴致盎然,在她讲道的第一天就向公司请了假,赶到浸信会的大礼拜堂,也就是母亲所属的礼拜堂。那天楼上、楼下坐得满满的,或许有1,000人。汪小姐在上面又讲又唱,讲埃及的法老王怎样辖制以色列人,也就是预表撒但辖制全人类。她没有讲罪,没有讲刑罚,只讲世界是如何的霸占人。她的话深深抓住了正值年轻,正对前途雄心万丈的他。他醒悟过来,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毫无目的,凭白让世界给霸占。在极为震撼,备受感动之余,他当下决意:我信,我一定要信!

  散了会,他独自走向回家的路,走到半路突然若有所悟,停了下来,就站在路当中开始向神祷告说:“神哪,今天,就是全世界都给了我,要我作王,我都不要。我愿意一生一世拿着圣经到乡下去,一村又一村的传福音。没有水喝,我就喝山水,没有饭吃,我就吃树根。”那是李常受信主得救后的第一个祷告,也是他誓言毕生奉献的祷告。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他得救的时候,也正是他蒙神呼召,奉献一生事奉主的起始。那时,他还没有真正好好读过圣经。 

受访者:吴有成

时 间:2008.5.8

来源:《基督与召会:李常受先生行谊访谈录》

第一章 从动荡中国到宝岛台湾——李常受前传第一节 家世背景与信仰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