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柝声的“同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基于“鼓岭训练”的考察

转载自:圣真网

  要:“鼓岭训练”是中国地方教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由倪柝声召集中国各地地方教会的同工、长老,于1948年夏至1949年夏在中国福建省福州郊外的鼓岭举办的两期同工、长老成全训练。倪柝声在鼓岭训练中开创了主讲主问式、案例诊断式、同伴互助式、参与互动式、生命体验式、工训一体式等多种回锅式的非学院派同工培养模式,并且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同工训练课程体系。“鼓岭训练” 凸显对同工的生命造就,坚持工训一体,这对当今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职人员专业成长培训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倪柝声;地方教会;鼓岭训练;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倪柝声(Watchman Nee),原名倪述祖(Henry Nee),福建福州人,1903年11月4日生于广东汕头。他是中国基督教新教自立教会运动“地方教会”运动兴起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属灵生命和教会的建造,也是第一位对西方基督徒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基督徒。《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杂志2009年将倪柝声评为二十世纪百位最具影响力的基督徒之一。2009年7月30日, 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彰1972年为主殉道的中国宣道士倪柝声,肯定中国基督教界这位伟大先驱的浩瀚属灵成就。[1]倪柝声虽已为主殉道,但他的为人和事工仍然持续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基督徒。

“鼓岭训练”是中国地方教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由倪柝声召集中国各地地方教会的同工、长老,于1948年夏至1949年夏在中国福建省福州郊外的鼓岭举办的两期同工、长老成全训练。倪柝声在鼓岭训练中开创了主讲主问式、案例诊断式、同伴互助式、参与互动式、生命体验式、工训一体式等多种回锅式的非学院派同工培养模式,并且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同工训练课程体系。“鼓岭训练” 凸显对同工的生命造就,坚持工训一体,这对当今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职人员专业成长培训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鼓岭训练”的“同工”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创办“鼓岭训练”之前,倪柝声就提出训练青年同工的培养方式不是开神学院,或圣经学校,而是希望青年同工们住在一起过“身体”生活,操练属灵生命。通过受训练使同工们得造就,学读经,学祷告,并建立良好的性格。在消极方面,训练是要他们学习如何对付罪、世界、肉体、天然生命等。到了适当的时候,这些青年同工要回到各地教会,与众圣徒一同配搭,在教会里事奉主。

在鼓岭训练的开训式讲话中,倪柝声阐明了举办训练聚会的目的是为同工一种回锅式的成全训练,即:“这次训练并不是一个神学校。所以不是给参加的人一点圣经知识,或一些作工方法。乃是帮助那些已在跟随主、走主道路的人,更往前去。真要走路的人,我能帮助你走得更远,有些光的人,我能帮助你更有光。我的职事不是叫你复兴、改变,乃是为已在走路的人领路,而不是将坐在家里不动的人拉出来走路。”[2]

倪柝声在鼓岭训练中开创了主讲主问式、案例点评式、同伴互助式、参与互动式、生命体验式等多种回锅式的非学院派同工培养模式。鼓岭训练凸显对同工的生命造就,坚持工训一体,这对当今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职人员专业成长培训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主讲主问式

倪柝声在鼓岭训练中试实行了“主讲主问式”属灵生命成全训练模式。即由倪柝声自己进行主讲专题,安排若干同工主问问题,其他同工积极参与交通讨论的模式,这种 “主讲主问式”的神学专题学习,主讲人精心准备,讲得精彩;主问人深入思考,问得深刻;同工们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热烈,搭建了同工之间沟通思想、开阔思路、提高认识的交流平台。这种将讲与问有机结合的参与式、主动式、互动式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同工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了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神学理论学习方式枯燥无味、难以入心入脑的弊端,实现了理论学习和思维锻炼“双提高”的效果。

主讲主问式模式在鼓岭训练的第一堂中被广泛使用,成效显著,得到了同工们主动参与和高度评价。例如,倪柝声在主讲了《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权柄与顺服》、《神话语的职事》、《主工人的性格》、《教会的事务》、《圣经之路》、《如何传福音》等专题之后专门安排了相关问答聚会。倪柝声认为第一要主讲,讲时声音要高、要清楚,且要提纲挈领,不要借题发挥自己爱讲的话不要像讲道式的一直讲;第二要鼓励发问(林前十四35),但发问时要切题,不要节外生枝,越问越远;第三要答,回答要清楚,问者离题太远时,要拉回来,答时不要拯救脸面,而不注意真理,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这种主讲主问式的训练方式有利于同工对圣经真理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同时有利调动同工的参与互动热情。

(二)案例诊断式

鼓岭训练的第二堂专门开辟了《属灵的判定与判定的实例》专题。倪柝声在《属灵的判定与判定的实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案例诊断式。但他在施行实例判定的前面,先介绍了判定的五原则和基本条件,强调判定必须使用灵,以及诊断和判定的依据,最后提出医治良方以帮助同工。这其实是案例诊断的一种方法。鼓岭训练每日的第二堂,受训的人轮流作见证,问问题,见证完后,倪柝声按各人的情形、需要,就像医生一样诊断,像法官洞察入微的审判,并且像外科医生一样,在他们身上毫不留情的开刀,详加评判和带领,一面指出各人难处的所在,一面将蒙恩的路摆在各人面前。每次他审判及带领的话,都是非常中肯、明亮,有时又是那样沉重、严肃。被审判的人末了祷告时,多是悔改认罪,流泪痛哭。让众同工们在生命上得着实际的帮助。在鼓岭训练中,《如何传福音》中例举《圣经》中众多传福音的例子,并进行剖析,并且要求同工们要去研究具体生活中的例子。

倪柝声认为属灵判定十分重要,必须遵循判定的五原则。

第一,真理上的或是圣灵管治上的。例如他谈到,与弟兄姊妹谈话时,要注意他的学习是在真理上,或是在圣灵的管治上。前者是由教导而顺服,后者是由受对付而顺服。倪柝声希望同工们能够学会判定弟兄姊妹是属于那一种,并且盼望同工能两方面都有学习,那是最好的。

第二,外面的或是里面的。例如他谈到,有的人只有外面,而没有里面。有的人在真理上多有学习,但只在外面的受浸、脱离宗派、蒙头等事上有顺服,而没有里面的学习。另外有的人,圣灵有许多的管治在他身上,他遭遇许多环境,经过许多难处;但这些东西只是外面的,只停于外面,而没有进到里面。可见,倪柝声十分注重基督徒的学习必须内外兼修,既是在外面生命上的顺服,更要让圣灵真正进到信徒里面的生命。

第三,是灵或是头脑。倪柝声强调,同工要学会从话语来判定一个人的属灵情形。他特别要求同工们要善于倾听,从倾听话语来判别一个人的属灵经历。因此,他认为同工首先在灵里要有学习,有属灵的经历,才能一听别人说话,就能知道那人是从头脑出来的,还是从灵出来的。

第四,出乎天然的,或出乎属灵生命的。倪柝声要求同工们要学会读懂(摸)信徒们的在神面前的情形,强调同工要关注信徒的一些细节,要学会分析,甚至要作记录。

第五,分别灵和情感。倪柝声认为灵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为人的灵出来时,是藉着情感出来的,灵藉着情感说话,就是灵在情感里。但当灵出来,是带着思想,就只感觉到灵,而不感觉到思想。所以要分别灵与情感很难,容易以为情感就是灵。

倪柝声认为属灵判定的基本条件就是自己在神面前要先深受审判。判定人,要认识人,更要认识自己,有自己内在的经历,自己先受对付,而不是判定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判定人。倪柝声指出,自己如果受了光照,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别人,因此,必须要先认识自己,才能去诊断别人。不能以为学了一种方法,就能认识人,而是自己先学了功课,才知道这些方法。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倪柝声强调把自己摆在神的手中,受圣灵的管治,人里面先被建造,外面才能有工作。所以,并非读了两三年的圣经,就能作传道,关键是要认识人、供应人、建立人;不能仅在道理上教导人,而是要接受圣灵的管治,才能带领人进入属灵的丰富。属灵的判定要用灵,诊断与判定的依据是“用灵摸人的灵”,“爱弟兄”。要用灵摸着弟兄姊妹的情形,摸着弟兄姊妹的难处之后,就可以开始诊断,让人得着拯救,得着医治。

在属灵的判定实例中,倪柝声让参加受训的同工做见证,作自己关于怎么蒙恩得救以及得救以后属灵的光景,和在教会里面怎么事奉,存在的难处等。同工见证完,倪柝声进行点评、诊断和医治,以此来帮助各位同工提高认识。这种属灵的帮助非常有效,因是照着每一位属灵同工实际的情况作有针对性的点拨和帮助。例如,有的同工思想过于复杂,他就教导同工如何对付过于复杂的思想,教导大家不能被复杂的思想所束缚,并容易陷于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同工感情过于丰富,容易陷入情感的困境而受害。他以《撒母耳记·下》押沙龙为例进行剖析,押沙龙是以色列国王大卫的第三子,为大卫所宠爱。他容貌俊美,留一头长发。“以色列全地之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得人的称赞:从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撒下 14:25)但押沙龙不但骄傲,而且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不遵守法度,刚愎自用。因为胞妹他玛被大卫长子(他的异母哥哥)暗嫩奸污,而设计杀死暗嫩,为此被放逐。后来,他发动反抗父亲的叛乱,占领耶路撒冷,但在以法莲(今约旦西部)树林中全军覆没。他的堂哥约押趁押沙龙的头发被橡树枝缠住时将他杀死。尽管押沙龙的头发很美丽,但过于看重自己的长头发,甚至把它当宝贝,结果他就死在这个长头发里面。有的同工意志太强,他教我们怎么样对付意志。有的人奉献不够彻底,他勉励大家彻底的奉献。有的人有自爱自怜,他教导如何对付。倪柝声开创的这种“属灵判定”,对于帮助同工属灵生命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同伴互助式

倪柝声认为,“鼓岭训练”的聚会原则是照着林前十四章的聚会原则,就是先知的聚会原则:

一个作先知的人,在全教会的聚会中,当别人作先知说话的时候,要慎思明辨,彼此学习作先知。作先知的人不是尽个人的职事,乃是许多人一起尽职事。作先知的人要使用灵的感觉,来摸着正在说话之人的话,是否神的启示。[3]

从“鼓岭训练”的原则来看,说明同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同伴互助式的特点。倪柝声在《教会的事务》中盼望神的众儿女在工作上知道如何彼此配搭。他要求同工们要彼此顺服、交通,没有顺服,就没有配搭。他指出:

同工就是你心所能敞开的人,所能够有交通的人。所以,要彼此有交通,要彼此心是开起来的,要彼此是帮助的。一个肢体如果快乐,全身就都快乐。一个肢体如果痛苦,全身就都痛苦。一个肢体如果是忧愁,全身就都忧愁。这个叫作配搭。[4]

并且要将你的事向同工打开,要背负别人的重担,且一起负责任。就象肢体里彼此有交通,是同心合意的背负一个重担。倪柝声在鼓岭训练中说:“在教会里,有教师恩赐的人要配搭在身体里,若单独作教师,容易有背叛的灵。我们若看重配搭,恩赐少还好;若不看重配搭,恩赐大反而容易出事,甚至成为背叛的工具。”[5]可见,鼓岭训练中,倪柝声以身作则,身先垂范,他希望同工能够象身体中的肢体一样相互配搭在身体里,共同尽功用。所以,同工的配搭就必须学习顺服,认识权柄;主动寻求交通,使同工之间彼此敞开,摒弃成见,同心合一,职同一人,背负别人的重担,真正作到在权柄与交通里共同事奉。

倪柝声在《教会的事务》中提出,教会应当全体事奉,不该有包办制度。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有蒙恩的人都是肢体,都有功用。教会的事奉有两方面;一面是祭司的事奉,重在属灵的一面。一面是利未人的事奉,重在事务的一面。

在《初信造就》中,倪柝声要求同工要帮助初信的基督徒。首先,帮助他们拆毁已往,让他们摒弃已往的自义骄傲、贪图虚浮的荣耀,还有怪脾气等,要回转小孩子的样式,才能起头作新人。其次是帮助他们重建基督徒的生活标准,初信者所需要的造就乃是帮助他们拆毁该拆毁的加上该加上的,这样他们才能盼望作一个标准的基督徒。[6]

甚至在经济问题的处理上,倪柝声也要求同工要在经济上照顾贫穷的人,顾念负责弟兄的需要,带领的人要顾念同工们。

(四)参与互动式

倪柝声在《主工人的性格》要求同工要学会聆听别人说话,还要觉得人可爱,要有受苦的心志,要殷勤,话语要受约束,要柔软且不主观。倪柝声在《读经之路》中也要求同工读经心要敞开,要和圣灵的思想交流。并且在每一个专题的学习之后专门安排了问答环节以及与同工的谈话,在鼓岭训练第二堂的《属灵的判定与判定的实例》中也专门安排同工的见证,再由他自己进行诊断,并给出合适的评语。在第一期鼓岭训练结束的交通中倪柝声提到有六十九位作见证的同工,足以说明倪柝声在同工的培养上十分注重同工的参与互动,以达到训练的效果。

倪柝声在《初信造就》中提到同工如何造就初信者,强调要讲、要问、要答、要进入生活。例如,讲时声音要高、要清楚,且要提纲挈领,不要借题发挥自己爱讲的话不要像讲道式的一直讲;要鼓励发问,但发问时要切题,不要节外生枝,越问越远;回答要清楚,问者离题太远时,要拉回来,答时不要拯救脸面,而不注意真理;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要进入生活,不是光讲给他们听,要查问他们作了没有,要一直推动,直到他们认真作,成为他们的生活才算数。

参与第一期鼓岭训练的同工陈则信在《倪柝声弟兄简史》中对这种属灵的参与互动式训练感触极深:

那四个月的带领,摸着人心最厉害的,就是上午第一堂的聚会!他所释放的亮光是过去闻所未闻的。话语的能力有如利刃扎人心坎!听完信息在祷告时,常有多人流泪痛哭!有好几次他讲完了道,全堂几乎都仆倒哀痛着祷告,其情形宛如五旬节的再临,圣灵同在的明显,真像大风吹过能感觉得到一般!参加那次训练的人,实在是太蒙恩了!那四个月,成为我一生最蒙福的日子,也是我流泪最多的日子;我所得到的造就和供应,远超过我所求所想的![7]

从以上回忆来看,这种同工训练模式是一种灵与灵的触碰,参与互动是内在的,不是外面的形式,能够抵达灵的最深处。

(五)生命体验式

倪柝声在《神话语的职事》中认为同工的职事出自启示加上苦难,人若没有启示,就无法有职事,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供应的。人也许有启示,但若缺少苦难,他仍没有职事。他有的也许是一种教训或恩赐,但这不是职事。这就好比,在制作瓷器花瓶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图样画在花瓶上,然后将花瓶放在火炉里,将图样烧在其上。经过火炉,图样与花瓶就成为一。领受启示就像将图样画在我们身上;但这图样必须烧到我们里面,使图样与我们成为一。图样烧到花瓶里面以后,就抹不掉;花瓶与图样也就分不开了。花瓶若破了,图样也就破了,因为二者乃是一。可见,惟有藉着苦难才能被烧。没有一位神真正的执事能免去苦难。因此,倪柝声十分强调同工的生命体验。

倪柝声十分注重同工的职事,认为同工的培养不能单靠恩赐,恩赐仅仅是一种表演,职事才是同工所是的表现。他指出,训练同工不能象训练猴子一样。虽然有时候能诱使猴子像人一样表演,但那完全是一种恩赐或表演。他希望对同工的训练应当是全身心“交出来”的,对同工的训练也应当是他全人所供应的。能把他所看见的已作到同工们全人里面,真正供应他的所是。因此说,人本身就是信息,口才、学问、学位等外在的东西不能真正成为同工生命的成全,甚至是穿着特别的人,站在讲台上,带着某种腔调讲道。那仅仅是表演,不是职事。[8]

(六)工训一体式

“鼓岭训练” 凸显对同工的生命造就,坚持工训一体。工训一体主要指同工为主作工与接受属灵训练相结合,融为一体。这种工训结合的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鼓岭训练的开训式讲话中,倪柝声阐明了举办训练聚会的目的是为同工一种回锅式的成全训练,即:“这次训练并不是一个神学校。所以不是给参加的人一点圣经知识,或一些作工方法。乃是帮助那些已在跟随主、走主道路的人,更往前去。真要走路的人,我能帮助你走得更远,有些光的人,我能帮助你更有光。我的职事不是叫你复兴、改变,乃是为已在走路的人领路,而不是将坐在家里不动的人拉出来走路。”[9]

训练结束以后,同工带着他们所得的帮助上,回到他们原来所在的各地。他们到哪里,就把复兴带到哪里。李常受称鼓岭训练带来的是一次属灵大爆炸,众教会得着空前的扩增与建造。

正如史伯诚所说的:

接着,他们就有一个移民的运动,成群成群的神的儿女,被有组织的送到许多福音未曾传到的地方。他们实实在在都是带着殉道的灵而去。在他们中间,经常听见这个声音:“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的子粒来”。[10]

可见,在鼓岭训练中,倪柝声的话语带着圣灵的能力和权柄,使同工们把自己和自己手中的工作全部“交出来”,一方面为着接受训练,另一方面为着迎接更大的复兴作预备。
二、“鼓岭训练”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11]倪柝声鼓岭训练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地方教会需求为定位,以培养教会同工人才为目标。因此,鼓岭训练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以圣经真理为导向,以同工能力为本位,以教会同工牧养需要为依据,满足同工生命成全的需求,适应教会福音发展的需要。

(一)以圣经真理为导向

倪柝声熟读圣经,并得助于近两千年来对于圣经讲解的名著,不只晓得圣经中字句的道理,更认识圣经中真理的原则、灵意、生命和圣经的灵。因此他讲经传道,无论由口述,或藉写作,都是照着他从圣经中所看见的神圣异象,和属灵的启示,满了真理、亮光、生命和灵,活泼生动、且满有从神来的能力,使他的听者或读者,都易于受感、蒙恩、响应他所传扬并讲解的。[12]鼓岭训练中,倪柝声在第一堂的《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主工人的性格》、《神话语的职事》、《权柄与顺服》、《教会的事务》等课程均是以圣经为依据,引经据典等释放他的属灵亮光。例如,《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中说到破碎的重要意义:

圣经告诉我们,有真哪哒香膏。神的话特意把‘真’字放在里面,是真哪哒香膏,实实在在是属灵的。但是玉瓶不打破,真哪哒香膏就不能出来。希奇!许多人还在欣赏玉瓶,觉得玉瓶比香膏更值钱,许多人还以为他外面的人比里面的人更可宝贵。这是在教会里的难处。你宝贵你的聪明,以为你自己是了不起的人;他宝贵他的情感,以为他自己是了不起的人;许多人宝贵他的自己,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得多,口才比别人好,作事比别人快,下的断案比别人准。…但是,我们不是玩古董的人,我们不是欣赏玉瓶的人,我们乃是要闻着香膏的人。外面的不破碎,里面的就出不来;这样,不只我们自己没有路走,并且连教会也没有路走。所以我们不能一直那样的宝贵自己。

倪柝声以圣经真理为导向,用类比的方法,目的是要引导同工看见教会所缺少的是宝贝,不是瓦器;世人所缺少的是宝贝,不是瓦器。瓦器如果没有打破,谁能看见里面的宝贝?所以,他顺理成章地推论出打破人这一瓦器,打破人这一玉瓶,让主把这个外面的人完全破碎了,让主的工作有路可以出去。

倪柝声在谈到话语职事的最高点时,认为圣灵在人里面所组织成功的性格,并不是人人一式一样的。他说:

保罗讲道有保罗的特点,彼得讲道也有彼得的特点。彼得的书信和保罗的书信体裁不一样,约翰所写的和别人所写的也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体裁,体裁完全是个人的。

他甚至认为,如果圣经六十六卷只有一个体裁的话,反而显得圣经是死的。可见,倪柝声主张圣经真理的传讲应当和而不同,就像神所造的东西,像那么多的草,没有一根是与另一根完全一样的,那么多的树,没有一棵是与另一棵完全一样的,那么多的脸,没有一个是与另一个完全一样的,这星的荣光和那星的荣光也不一样。虽然保罗充满了圣灵的爱,约翰也充满了圣灵的爱,但是圣灵的爱在保罗身上,和圣灵的爱在约翰身上并不一样,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来彰显出在圣灵里的爱。所以倪柝声在结训时对同工语重心长地强调不要学他的口气、作法等外在的,关键是能在生命的最深处看见主的道路。

(二)以同工的能力为本位

 倪柝声在鼓岭训练中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同工的能力为本位。因此,他不单单是要在训练中给同工加深圣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同工的综合素质,必须把圣经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建造教会。

“鼓岭训练”的课程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的属灵生命素质的个人训练课程,以拓宽同工的圣经知识范围,扩大同工的视野,满足教会需求。例如,《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主工人的性格》、《读经之路》、《如何传福音》。二是对同工职事上的训练课程。例如,《神话语的职事》、《权柄与顺服》、《教会的事务》、《如何作神代表的权柄》。三是加强初信造就的实践课程,以提高同工的属灵牧养能力。例如,《初信造就》。

倪柝声在《神话语的职事》中强化对同工话语职事的训练。在鼓岭训练四个月的时间里花费大量的时间实施属灵的判定以及学习初信造就课程,同时也特别注重塑造同工的性格,并且开设专门的课程《读经之路》和《如何传福音》这些实践性的课程,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装备,又有实践上的操练。

(三)以同工的生命成全为依归

倪柝声鼓岭训练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受训同工成为新造的人,以成全生命为依归,而不是一般神学院偏重圣经知识与传道技巧的学习。倪柝声认为天然的所是算不得什么;惟有灵在人里面所构成的才算数。与生俱来的所是,无论是天然的力量、天然的智慧、天然的聪明、天然的个性、天然的缺点、天然的美德、和天然的属性,都必须被拆毁,好使圣灵在里面形成新的个性,新的性格、新的习惯、新的美德、和新的属性。因此,他希望借助《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等课程来完成这重新构成的工作,神的圣灵在人里面运行,用神圣的生命光照、感动、引导、并浸透,好让同工摸成基督的形像。

他要同工学习接受各种环境,没有抱怨、怨尤、怨恨、或批评。他认为一切都是圣灵的管治,一切都叫人在属灵上得益处。他没有教导同工要改良自己的性格,或改正自己的行为,而是帮助他们学习圣灵管治的功课。好让同工们无论景况如何,总是让圣灵有机会,拆毁天然生命的某一方面,并用神圣的生命更新、内住并在生命里长大。倪柝声以他自己受苦的经历和试炼让释放的灵里所传输生命的供应来成全同工,最终让成熟的生命度量从丰满里洋溢出来。[13]

因此,倪柝声认为同工要学会超越外面的一切,正如林前七章二十九至三十一节所说:

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倪柝声认为生命成全的最高境界应是如此。他一方面希望同工受成全,另一方面也希望同工能够造就初信者。
三、“鼓岭训练”的影响与现代启示

“鼓岭训练” 虽然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却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倪柝声的同工成全训练是教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倪柝声的追随者李常受到海外也看重成全训练的工作。所以成全训练在海外也好,国内也好,都非常受重视。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三章里面所强调的就是信徒要受成全。[14]“鼓岭训练”让我们看见,一个人的生命要经受考验和破碎,接受生命的管制和对付才能被成全,并且还要看见个人的生命核心价值,既要有超强的理论修养,也要有与同事、朋友配搭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学会倾听,作一个不断学习的人,用榜样的魅力去影响人、培养人。正如倪柝声一首诗歌所写的:

“估量生命原则,以失不是以得,不视酒饮几多,乃视酒倾几何。因为爱得最大能力,乃是在于爱得舍弃。谁苦受得最深,最有可以给人。”

 “鼓岭训练” 采用主讲主问式、案例诊断式、同伴互助式、参与互动式、生命体验式、工训一体式等同工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对同工的生命造就,坚持工训一体,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对当今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职人员专业成长培训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在职人员培训的方式上,要克服以往培训单一、呆板的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调动培训者和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一是培训专题化。采取专题化教学方式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将教育创新成果、实践经验转化为培训内容。二是案例式培训,对适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题,可以让培训对象参与到实实在在的工作过程中去,以此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互动性,提高在职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情景化培训。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可以让培训对象根据事件发生的情景,学会诊断,使培训对象参与其中,由被动受训变为主动学习。

倪柝声鼓岭训练的课程体系建设逻辑体系严密,是一个从理论、实践到应用均具有较强的体系结构。因此,鼓岭训练的课程体系对构建当今在职人员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样具有启示作用。在职人员的培训课程体系要以理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在职人员的生命为依归。要实现在职人员专业成长的课程体系科学性、架构合理性、操作简便性、应用良效性,使之成为有优势、有影响、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就应当以主题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引领导向,来切实提高在职人员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方式优选化要坚持互动性与适用性,做到更加重视案例教学、更加重视交流互动、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更加重视小专题的开发、更加重视在职人员专业成长共同体的作用。

——————-

[1]《美国国会记录》,Vol. 155 No. 117

[2]李常受:《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倪柝声》,第238页。

[3] 倪柝声《在基督里成为一身》第三部《工人与工作》第十三章《第一期鼓岭训练简介》。

[4] 倪柝声:《教会的事务·工人的配搭》

[5]《鼓岭训练记录》,第268页。

[6] 李常受:《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倪柝声》。

[7] 陈则信:《倪柝声弟兄简史》 增订版,74-75页。

[8] 李常受:《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第二十二章。

[9] 李常受:《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倪柝声》,第238页。

[10] 史伯诚:《倪柝声殉道史》,第12页。

[11] 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高教探索》2009年第3期,第88-90页。

[12]《倪柝声文集》中李常受所写的《怀念简介》一文。

[13] 李常受:《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倪柝声》,第十七章。

[14] 林子隆:《重访鼓岭训练中心有感》。

作者简介:福建教育学院刘一彬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