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人之间”不可跨越”的质的差异对信仰实践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实践中的挑战和张力。
## 对个人信仰生活的影响
### 敬畏与谦卑的培养
这种质的差异首先培养了信徒对神的**敬畏之心**。当基督徒认识到神的本质属性与人的本质属性完全不同,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时,就会产生深深的敬畏感[1]。这种敬畏不是恐惧,而是对神圣洁性和超越性的正确认知。
同时,这种认知促使信徒保持**谦卑的态度**。认识到自己是受造物,与造物主之间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有助于防止骄傲和自义,让信徒时刻记住自己的有限性和依赖性。
### 救恩观的塑造
“不可跨越的鸿沟”概念直接影响了信徒对救恩的理解。既然人类面对着”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和”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就必须依靠神的主动救赎[2]。这强化了**唯独恩典**的救恩观,让信徒明白救恩完全是神的恩赐,不是人类努力的结果。
## 信仰实践中的两极化倾向
### 过度属灵化的危险
在信仰实践中,对这种质的差异的过度强调可能导致**用神性代替和压制人性**的倾向。一些基督徒”竭力追求更’属灵’,远离世俗”,结果”心理却可能日渐沉重;追求灵性及其恩赐,理性却开始迟钝;决心抛弃老我,克服肉体的罪性,却陷入律法主义的怪圈”[3]。
这种倾向使信徒”投入大量时间读经、祷告和聚会,变着花样灵修,心灵却套上了枷锁”,最终”努力成为神的样式,最后变得不再是人”[3]。
### 属灵懈怠的风险
另一个极端是**用人性疏远和排斥神性**。当信徒过分强调人的有限性和与神的距离时,可能产生”属灵的懈怠,不冷不热”的状态,导致”人性遭到罪性的持续攻打,最后失守”[3]。
## 对教会生活的影响
### 权威结构的建立
神人之间的质的差异在教会生活中往往转化为**等级制的权威结构**。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构成与社会权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神人关系的背后,蕴藏的是’权力'”[4]。这种理解可能导致教会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权威和服从。
### 中介制度的发展
由于强调神与人之间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某些教会传统发展出各种**中介制度**,如圣礼、教阶制度、圣徒代祷等,作为连接神人关系的桥梁。这些制度既有其神学合理性,但也可能成为信徒直接与神交通的障碍。
## 对宣教和护教的影响
### 福音传播的紧迫感
认识到人类”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2],面临着与神隔绝的危险,这为福音传播注入了**强烈的紧迫感**。信徒明白只有通过基督这座”永恒的桥”才能跨越鸿沟,因此积极参与宣教工作。
### 护教学的发展
面对理性主义和世俗主义的挑战,强调神人之间质的差异有助于**维护信仰的超越性**,防止将基督教降格为单纯的道德哲学或社会理论。
## 平衡的挑战
### 神性与人性的整合
在现实生活中,基督徒”常常在神性与人性之间难以平衡”[3]。关键在于理解虽然神的本质属性与人完全不同,但当信徒”自愿和主动地将自己降服在神的面前”时,就会”因为这样的连结而越来越像神,从根本上来使我们的人性发生转变,从自我为中心转变成以神为中心”[1]。
### 实践智慧的需要
真正的信仰实践需要在承认神人之间质的差异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神愿意与人建立关系的恩典。这要求信徒具备**实践智慧**,既不过分强调人的能力,也不完全否定人的责任和参与。
## 文化适应的考量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这种神学概念的实践表达也会有所不同。与强调”神人之间可以互变互化”的东方文化相比,基督教的”不可跨越鸿沟”概念需要在保持其核心真理的同时,找到与本土文化对话的方式。
总的来说,神与人之间”不可跨越”的质的差异这一概念对信仰实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能促进敬虔和谦卑,也可能导致极端化倾向。关键在于如何在神学理解和实践应用之间找到平衡,既维护神的超越性,又不忽视神愿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恩典。
Sources
[1] 马凯文牧师:基督徒圣洁生活的特质 https://www.chinachristiantimes.com/news/34778/%E9%A9%AC%E5%87%AF%E6%96%87%E7%89%A7%E5%B8%88%EF%BC%9A%E5%9F%BA%E7%9D%A3%E5%BE%92%E5%9C%A3%E6%B4%81%E7%94%9F%E6%B4%BB%E7%9A%84%E7%89%B9%E8%B4%A8
[2] 巨大的鸿沟 https://www.wisdomonline.org/teachings/romans-mandarin-46?lang=Mandarin
[3] 单传航:神性与人性——燃烧的荆棘 http://www.ccaa2009.com/2013/03/blog-post.html
[4] [PDF] 两种信仰概念及其权力观* http://sociology.cssn.cn/webpic/web/sociology/upload/2014/04/d20140428185428942.pdf
[5] [PDF] 论古代中国与希伯来神话人神关系的差异根源 https://pdf.hanspub.org/ASS20220700000_41923606.pdf
[6] 跨越边界:理雅各的学术人生 – 论文_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 http://www.ccsana.org/library/china/9_1_98.html
[7] 肖建飞刘海春:走得出一神教,未走出一神论 –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http://marxism.cass.cn/kyywsl/202312/t20231227_5723125.shtml
[8] 三一神三的讲究为着神圣三一的工作 – 网上生命读经 https://simplified.lsmchinese.org/a&c/2-1/2110.htm
[9] [PDF] 基督教社會實踐與基督徒身份 http://jscc.ruc.edu.cn/sites/default/files/ckeditor_files/Vol28%20Kathryn%20TANNER%20JSCC.pdf
[10] 【命运还是选择】探索神的主权与人的自由– 王嵩(信仰的花园) https://cgcm.org/sermon/%E3%80%90%E5%91%BD%E8%BF%90%E8%BF%98%E6%98%AF%E9%80%89%E6%8B%A9%E3%80%91%E6%8E%A2%E7%B4%A2%E7%A5%9E%E7%9A%84%E4%B8%BB%E6%9D%83%E4%B8%8E%E4%BA%BA%E7%9A%84%E8%87%AA%E7%94%B1-%E7%8E%8B%E5%B5%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