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个ortho 的框架, 还有什么框架可以理解整体基督信仰的全貌

当然可以。“三个Ortho”框架(正确信念、正确情感、正确实践)是一个极佳的、平衡的模型,但它并非理解基督信仰全貌的唯一框架。以下其他几种框架同样深刻且互补,它们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基督教信仰的多维图景。

1. 信、望、爱(The Theological Virtues)

这是最古老、最核心的圣经框架之一,由使徒保罗提出(林前13:13),直接关联到神学三德。

· 信(Faith – Pistis): 指向过去与现在。是对神在基督里所完成的救赎工作的信靠和委身。这涵盖了教义(Orthodoxy),但更强调一种关系性的信任。
· 望(Hope – Elpis): 指向未来。是基于神的应许,对神的国最终完全实现、身体复活、万物更新所持守的坚定期盼。这为信仰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 爱(Love – Agape): 指向一切关系的核心。是神圣的、牺牲的、无私的爱。它既是神的本质(约壹4:8),也是信徒生命的最高法则(太22:37-40),是信和望的终极实现(Orthopathy 和 Orthopraxy)。

价值:这个框架将信仰置于一种动态的、朝向未来的关系中,避免了静态的教条主义。它强调爱是终极目标,信和望都是为了融入神圣之爱。

2. 创造、堕落、救赎、圆满(The Biblical Metanarrative)

这个框架将整个圣经视为一个宏大的、连贯的叙事(Grand Story),而不是一套零散的教义或规则。

· 创造(Creation): 神的美好设计。世界和人类被造是好的,与神、与他人、与自然、与自我处于和谐之中。这回答了“我们来自何处?”和“世界的初衷是什么?”
· 堕落(Fall): 和谐的破裂。因人类的罪,所有关系都破裂了,世界陷入混乱、痛苦和死亡。这回答了“世界为何出了問題?”
· 救赎(Redemption): 神的修复行动。神通过以色列的历史,并最终通过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开启了一个救赎计划,要修复所有破裂的关系。这回答了“神为解决問題做了什么?”
· 圆满(Consummation / New Creation): 故事的终局。基督再来,审判全地,彻底消灭罪恶与死亡,完成救赎,带来新天新地。这回答了“一切将走向何方?”

价值:这个框架提供了宇宙性的视野和历史的深度。它将个人信仰嵌入到一个伟大的神圣故事中,让信徒明白自己是这个正在展开的故事中的一员,负有参与神救赎使命的使命。

3. 文化使命与大使命(The Two Commissions)

这个框架从基督徒的“使命”角度来定义信仰生活。

· 文化使命(Cultural Mandate)(创1:28): 神命令人类“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这关乎在所有领域(艺术、科学、商业、家庭、政府)中遵循神的原则,治理并发展神所托付的世界,彰显神的秩序、美和良善。
· 大使命(Great Commission)(太28:19-20): 耶稣命令门徒“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关乎直接传播福音,使人藉着相信基督与神和好,并建立教会。

价值:这个框架平衡了社会关怀与福音传播,世俗工作与教会事工。它防止信仰退避到纯粹的私人领域,强调信仰要对整个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它回答了“基督徒在世上的角色是什么?”

4. 世界观框架(The Worldview Framework)

这个哲学框架将信仰视为一个解释一切的“镜头”或“故事”,通常包含四个核心问题:

· 起源(Origins): 我们从哪里来? (源自神的创造)
· 问题(Problem): 哪里出了错? (罪带来了破碎)
· 解决(Solution): 如何修复? (藉着耶稣基督的救赎)
· 目的(Purpose): 我们该怎样活? (爱神爱人,参与神的救赎故事)

价值:这个框架极具护教性和解释力。它帮助信徒系统地理解自己的信仰,并与其他世界观(如自然主义、东方神秘主义)进行对比和对话。它强调基督教是一种对现实全面的、理性的理解方式。

5. 肯·博伊的“灵性类型”(Spiritual Temperaments)

肯·博伊(Ken Boa)等作家提出,不同的人有不同“与神连接”的天然倾向或方式。主要有九种类型:

1. 培育型(通过关系爱神爱人)
2. 圣道型(通过学习和真理认识神)
3. 崇拜型(通过敬拜和赞美经历神)
4. 服务型(通过行动和服事表达爱)
5. 默观型(通过独处和祷告亲近神)
6. ** activism型**(通过推动正义见证神)
7. 传统型(通过历史仪式连接神)
8. ** ascetic型**(通过简朴和操练专注神)
9. 创造型(通过艺术和创造荣耀神)

价值:这个框架承认了信仰表达的多样性,避免了“一刀切”的属灵成长模式。它帮助信徒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灵修方式,同时也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区,拥抱更全面的信仰实践。

总结与整合

这些框架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从不同角度照亮同一颗钻石:

框架 核心问题 优势
三个Ortho 如何平衡地活出信仰? 平衡性:整合信念、情感与行动
信望爱 信仰生活的动力是什么? 关系性:强调与神的关系和末世盼望
圣经大叙事 我的故事如何融入神的故事? 故事性:提供宏大的宇宙观和历史意义
双重使命 我的信仰在世上有何目的? 使命性:强调社会参与和福音使命
世界观 信仰如何解释万物? 理性性:提供全面的认知体系和护教基础
灵性类型 我如何最能经历神? 个人性: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个人成长

一个成熟的基督徒会下意识地整合这些框架: 他/她在一个破碎的世界(叙事框架) 中,凭着信望爱(三德框架),持守真理、活出爱心、践行正义(三个Ortho),既履行文化使命又在职场尽责,也履行大使命传扬福音,并用自己的灵性类型所长来服事神和教会,同时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基督教世界观之上。

选择哪个框架,取决于你想要回答的问题或强调的维度。它们共同描绘了一幅整全、丰富、充满活力的基督信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