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前轉捩點之交通——學習指南

測驗:簡答題

請根據提供的講道內容,以2-3句話簡潔回答以下十個問題。

  1. 講者如何定義他所稱的美國「轉捩點」(tipping point)?這一事件的觸發點是什麼?
  2. 講者認為召會(教會)在世上的正確立場是什麼?基督徒個人與召會整體在政治參與上有何區別?
  3. 講者為何認為當前在美國發生的演變不僅僅是政治或文化層面的,而是屬靈層面的?
  4. 根據講者的歷史觀,神在不同時代如何使用特定的國家來推進祂的旨意?他列舉了哪些例子?
  5. 講者呼籲信徒要採取的首要行動是什麼?這種行動應當有何種特定的態度與方式?
  6. 講者對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個人的評價是什麼?他為何認為稱柯克為弟兄是合宜的?
  7. 講者提到的第二項信徒應當興起去做的行動是什麼?他引用哪位使徒的話來鼓勵信徒要有膽量?
  8. 講者所說的「碉堡心態」(bunker mentality)是指什麼?他為何認為「主的恢復」中的信徒需要擺脫這種心態?
  9. 根據講者的闡述,最簡單、最核心的福音內容是什麼?他引用了哪段經文來定義?
  10. 講者解釋,「呼求主名」的實踐有何雙重目的?這對信徒的日常生活有何意義?

——————————————————————————–

測驗解答

  1. 講者將「轉捩點」定義為一個在美國長期演變和發展後達到的關鍵時刻,而非突發事件。這個轉捩點是由查理・柯克(Charlie Kirk)被殺害這一暴力事件所觸發的,該事件動搖了整個國家,引發人們反思與回應。
  2. 講者認為,召會(教會)是「在世界裡,卻不屬乎世界」。基督徒個人作為公民有投票等公民義務,但召會本身不應參與政治過程,以免混淆其屬天、神聖的性質。
  3. 講者認為,當前事件的根本是一場屬靈爭戰,關乎宇宙中意志的鬥爭、對地球的爭奪,以及對人類靈魂的戰鬥。這場鬥爭的背後是神與撒但之間「時代的衝突」。
  4. 講者指出,神在歷史的每個時代都會使用一個國家或帝國。他舉例說,在宗教改革時期,神使用了德國;之後,祂使用大英帝國傳播恩典的福音;從二戰開始,神主宰地使用美國來維持世界秩序,以便祂能繼續祂的工作。
  5. 講者呼籲的首要行動是禱告。他強調信徒需要以一種不同的、更具體的、甚至可稱為「外科手術式」的方式來禱告,並且要更加迫切地為世界局勢、國家、未得救的靈魂以及掌權者禱告。
  6. 講者認為查理・柯克是耶穌基督一位真實、真正的信徒,是主的愛人,並且為年輕一代的福祉與救恩有著深切的關懷。由於柯克公開且不以為恥地傳揚福音,講者尊敬地稱他為弟兄。
  7. 第二項行動是「傳福音」。講者引用使徒保羅對提摩太的勸勉,鼓勵信徒不要以基督的福音為恥,要甘願為福音忍受仇恨、逼迫和羞辱,去傳揚基督的愛與救贖大能。
  8. 「碉堡心態」是指「主的恢復」中的信徒因過去遭受的毀謗和攻擊,而變得被動、膽怯和退縮。講者認為現在是時候擺脫這種自我挫敗的心態,因為主所託付給他們的是如此之多,他們有責任要走出來,積極主動地履行神的託付。
  9. 最簡單核心的福音是:耶穌基督照著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並且第三天復活了。講者引用哥林多前書第15章第4至5節作為此福音的經典定義。
  10. 「呼求主名」不僅是為了一次性的得救,也是為了每日的拯救。講者解釋,信徒每天都會面臨挑戰與困境,藉由敞開口呼求主名,可以經歷主豐富的供應,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不斷地被拯救。

——————————————————————————–

申論題建議

  1. 詳細分析講者所提出的「轉捩點」概念。根據講道內容,闡述這一轉捩點的屬靈意涵,以及它為何與「神在地上旨意的推行」息息相關。
  2. 深入探討講者對於「召會在世界卻不屬世界」的觀點。請結合他引用的聖經教導(如「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與歷史人物的榜樣(如保羅向該撒上訴),論述基督徒個人公民責任與召會集體政治中立之間的張力與平衡。
  3. 根據講道內容,解釋講者如何論證「神主宰地使用美國」這一觀點。這一歷史視角如何塑造了他對當代美國基督徒(特別是「主的恢復」中的信徒)責任的看法?
  4. 講者呼籲信徒興起採取三項具體行動:禱告、傳福音、以及傳播真理。請分別闡述這三項行動的內涵、動機及其在當前「轉捩點」時刻的重要性。
  5. 評論講者對於「主的恢復」中存在的「碉堡心態」的批判。他為何認為「積極主動」與「合宜的進取」是當前必要的態度?這與他所強調的「主所託付的豐富真理」之間有何關聯?

——————————————————————————–

關鍵詞彙解釋

詞彙 定義
轉捩點 (Tipping Point) 指美國社會經過長期演變後達到的一個關鍵時刻,其特徵是局勢的重大轉變。此概念由查理・柯克的死亡事件引發,講者認為這標誌著神可能將有新的作為。
主的恢復 (The Lord’s Recovery) 講者所屬的特定基督徒群體。他們認為自己領受了關於聖經真理、召會生活以及神時代旨意的更深啟示,並有責任將這些傳播出去。
神的主宰 (Sovereignty of God) 一種信念,認為神在人類歷史和國家事務中擁有最終的控制權與計畫。講者相信,即使在混亂的局勢中,神的手依然在引導和保守,特別是保守美國有其特定用途。
申言的話 (The Prophetic Word) 指聖經中關於預言的部分。講者提到,藉由對這些話語的正確解釋,以及觀察當前世界局勢,信徒可以明白神在現今時代的行動和旨意。
時代的衝突 (Conflict of the Ages) 指宇宙中一場持續的屬靈爭戰,其核心是神與撒但(魔鬼)之間意志的鬥爭。這場戰爭的戰場是地球,爭奪的目標是按神形像所造的人。
召會的性質 (Nature of the Church) 召會(教會)的本質是屬天的、神聖的,其源頭在於神,是基督用寶血所買來的。因此,召會不屬於任何屬世的國度,其生命與構成皆非屬世。
公民責任 (Civic Duty) 指基督徒作為國家公民所應盡的義務,例如投票。講者將此視為個人層面的責任,應與召會整體在政治上的中立立場區分開來。
恩典的福音 (Gospel of Grace) 指關於耶穌基督為罪人死而復活的救恩信息。講者雖肯定此福音的重要性,但也指出這只是神完整福音的開端,還有更深、更全備的真理需要被認識。
真理的完全認識 (Full Knowledge of the Truth) 神的渴望不僅是人得救,更是要人對真理有完全的認識,這真理就是基督自己。這是召會除了傳福音之外的另一項重要使命。
碉堡心態 (Bunker Mentality) 一種因過去遭受攻擊和毀謗而產生的自我保護、被動、退縮的心態。講者以此來形容「主的恢復」中部分信徒的光景,並呼籲他們要走出來,變得更積極主動。
呼求主名 (Calling on the Name of the Lord) 一種屬靈的實踐,藉由口裡呼喊「哦,主耶穌」或宣告「耶穌是主」來經歷神的救恩。這不僅是初信時的行動,更是信徒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困難時,經歷神即時拯救的方式。
查理・柯克 (Charlie Kirk) 一位年輕的公眾人物,其被謀殺的事件成為講者論述「轉捩點」的觸發點。講者雖不認識他,但從其言行中認定他是一位真實的基督徒弟兄,因他公開傳揚福音並關心年輕一代。